(星島日報報道)食物安全中心抽驗市面白飯魚,十個樣本之中,四個白飯魚及一個銀魚樣本被驗出禁止用於食物的防腐劑甲醛,含量介乎百萬分之一百七十至五百七十。四個問題白飯魚樣本分別來自上水石湖墟、沙田博康邨、大埔墟及屯門蝴蝶邨街市,銀魚則來自北角新都城惠康超市。是次檢出的甲醛含量對正常食用者健康影響輕微,但長期進食有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
被發現有問題的魚類樣本,分別是白飯魚及銀魚。食物安全中心發言人表示,相信甲醛是於捕獲白飯魚後,或在運輸、儲存時被添加作防腐用途,已向有關販商發出警告信,要求他們停止售賣有關白飯魚,並正在追查來源。惠康發言人指,已將有關銀魚收回,顧客亦可以帶同單據到超巿退貨。
中大醫學院食物及藥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陳恩強指出,由於白飯魚較易變壞,部分不法販商會在白飯魚添加甲醛,以達至防腐及「漂白」的效果,但由於甲醛帶有異味,販商通常也不會添加太多。他認為,白飯魚內出現甲醛,反映魚身可能已經變壞。
真係離晒譜 !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11/05/2008 19:16:00](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