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今年多風打,襯有時間(其實係部電腦做緊資料轉移時唔做得其他野)就整理下啲資料啦。


熱帶氣旋


我們常說的打風其實係指熱帶氣旋來訪,熱帶氣旋就是大氣中的巨大旋渦。由於地球自轉關係,大氣低層的空氣由高壓地區向低壓地區流動時不是直線行走,而是沿以螺旋形式地流入,在北半球的就沿反時針方向,而南半球的則相反,這個現象就叫做輻合。有入當然有出,空氣在匯合地方向上升,在大氣高層向外輻散,再在外圍下沉,形成一個循環。


當海面溫度高於攝氏26.5度、水深超過五十米、南北緯10至30度之間的地區、不強的垂直風切變等等的情況下,就有機會形成熱帶氣旋。熱帶氣旋的能量來自濕潤空氣上升時水汽凝結時釋放的潛熱,它在一天內所產生的能量,大約相當於香港20年的耗電量。


熱帶氣旋移動的方向受好多環境因素影響,所以移動途徑比較難預測,一般都只能作短期預測。在移動的過程中,熱帶氣旋會增強或減弱,原因當然又是燃料問題,又或是整個氣旋的對稱受到破壞,令氣旋消散。另外,當熱帶氣旋登陸後,由於失去了動力的來源,很快就會消散,熱帶氣旋的一生就此完結。


熱帶氣旋帶來的破壞好容易感受到,但它是一個重要的平衡機制,它把太陽的能量由熱帶帶到中緯度及接近極地的地區,平衡整個地球的熱量和動量。


熱帶氣旋分類


香港的熱帶氣旋分類以接近風暴中心的最高持續風力依世界氣象組織(即10分鐘平均風速)分類,但美國的國家颶風中心以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以及中國的中國氣象局分別採用一分鐘和二分鐘平均風速計算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力,所以根據美國和中國的定義所測量到的平均風速比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的稍高。


香港的熱帶氣旋分類:
























熱帶氣旋類別  接近風暴中心之10分鐘最高平均風力
熱帶低氣壓 每小時62公里或以下
熱帶風暴 每小時63至87公里
強烈熱帶風暴 每小時88至117公里
颱風 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


香港沒有再將颱風細分, 而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將颶風分為五級(已換算為10分鐘平均風速):
























一級颶風 每小時105公里至135公里
二級颶風 每小時136公里至156公里
三級颶風 每小時157公里至184公里
四級颶風 每小時185公里至219公里
五級颶風 每小時220公里以上


風級


另外,我們常聽到一堆日常唔係好熟悉的風速單位-風級。由於以前沒有精密的儀器去量度風速,所以就會以眼睛見到的現象去判斷風力的大小。最常用的就是蒲福風級(Beaufort wind scale),由英國人Francis Beaufort於1805年制定,他將風力劃為「0」至「12」共13個等級,即目前世界氣象組織所建議的分級。後來更精密的測風儀器出現可以量度到自然界的風實際上可以大大地超出了12級,於是就把風級擴展到17級,即共18個等級。


由於蒲福氏風級發明的時候是一種依靠觀察海面現象的分級法,以至各級數並沒有定明相關連的風速。1923年風速計標準化以後,蒲福氏風級亦略為修改以方便氣象學使用。至今航海上仍然普遍使用蒲福氏風級0至12級描述不同風速。


世界氣象組織建議的分級

























































































































































































































































描述
風力術語


 


蒲福氏
風級


 


平均風速
(公里/小時)


 


浪高
(米)


 


地面狀態


 


海面狀態


無風


 


0


 


<2


 


0


 


靜,煙直向上


 


平靜如鏡


輕微


 


1


 


2-6


 


0.1


 


煙能表示風向,風向標不轉動


 


無浪


輕微


 


2


 


7-12


 


0.2


 


人面感覺有風,樹葉有微響,
風向標轉動


 


小浪


和緩


 


3


 


13-19


 


0.6


 


樹葉及小樹枝搖動不息,旗展開


 


小至中浪


和緩


 


4


 


20-30


 


1


 


吹起地麵灰塵和紙張,
小樹枝搖動


 


中浪


清勁


 


5


 


31-40


 


2


 


有葉的小樹,整棵搖擺;
內陸水面有波紋


 


中至大浪


強風


 


6


 


41-51


 


3


 


大樹枝搖擺,持傘有困難,
電線有呼呼聲


 


大浪


強風


 


7


 


52-62


 


4


 


全樹搖動, 人迎風前行有困難


 


大浪至非常大浪


烈風


 


8


 


63-75


 


5.5


 


小樹枝折斷,人向前行阻力甚大


 


非常大浪至巨浪


烈風


 


9


 


76-87


 


7


 


煙囪頂部移動,木屋受損


 


巨浪


暴風


 


10


 


88-103


 


9


 


大樹連根拔起,建築物損毀


 


非常巨浪


暴風


 


11


 


104-117


 


11.5


 


陸上少見,建築物普遍損毀


 


非常巨浪至極巨浪


颶風


 


12


 


>=118


 


14+


 


陸上少見,建築物普遍嚴重損毀


 


極巨浪


颶風


 


12*


 


118-132


 


14+


 


陸上少見,建築物普遍嚴重損毀


 


極巨浪


颶風


 


13*


 


133-149


 


14+


 


陸上少見,建築物普遍嚴重損毀


 


極巨浪


颶風


 


14*


 


150-166


 


14+


 


陸上少見,建築物普遍嚴重損毀


 


極巨浪


颶風


 


15*


 


167-183


 


14+


 


陸上少見,建築物普遍嚴重損毀


 


極巨浪


颶風


 


16*


 


184-201


 


14+


 


陸上少見,建築物普遍嚴重損毀


 


極巨浪


颶風


 


17*


 


>=202


 


14+


 


陸上少見,建築物普遍嚴重損毀


 


極巨浪


*並非世界氣象組織建議的分級。


其他風力知識

一海里(Knot) = 1.85km/h = 0.51m/s。



另外在天氣圖中常以風羽來表示風向及風力,每枝完整的風羽

代表每小時18公里的風速,半支即為每小時9公里。當風力到達每小時90公里時就用三角風羽(又稱風三角)代表
,不同風羽的組合成不同的風速。而風羽指向的方位就是風吹向的方位,
代表吹18km東風,
則代表吹90km西風。


1 則留言:

  1. 唔該晒 !
    [版主回覆09/28/2008 08:15:00](Empty)

    回覆刪除